设计一个LOGO的常规思路和流程原来是这样的?
LOGO是一个品牌的脸蛋
在我们这个看颜值的时代,我们说他重要他挺重要的,说他不重要,他还真的没那么重要,好的脸蛋可以帮助吸引第一波消费者,让人感觉到愉悦,顺便记住你长什么样叫什么,这样的话,这张脸基本可以完成他大部分使命了,如果他是一个有脸无情商的人,你跟他聊完一次之后基本也没下次了。所以要让消费者持续被这个脸蛋吸引,是这个脸蛋背后的性格和他做了什么事情,例如他卖的东西好不好,他买东西的时候有没有骗过我,他的提倡价值观是否和我一样等等。
设计前先提问、先思考
我们都知道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,那LOGO自然也不例外。那在设计前我们就应该先问一下自己,问一下客户,为什么要设计这个LOGO?他要为品牌传达什么内容给消费者?是要让消费者记住自己叫什么,还是自己的核心理念,还是自己的品牌属性?这对于每个品牌不同的阶段的需求都是不同的。新兴品牌可能更需要别人记住自己叫什么在卖什么,而影响力大的品牌不需要再强调自己的名字,把自己的核心理念、情感价值传播出去才是重点。
我在接到设计LOGO的需求时,会先控制下自己,思考一下,也经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:What do you need to do before you open your AI or PS? 别轻易打开自己的软件,想清楚再动手。
A.发现问题/需求 → B.创意阶段 → C.视觉表现阶段 → D.评估与输出阶段
下面开始逐点分享各个流程会包括什么内容:
A.发现问题/需求:
➔ A1.发现并定义设计问题
⇒ A1.1.发现的问题是否有价值?是否能用视觉形式来强化发展,减少甚至解决这个问题?(如果无法达到,则回到A1重新定义问题)
➔ A2.找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
➔ A3.确定品牌的受众群体
B.创意阶段 :
➔ B1.开始各个方向进行调研
⇒ B1.1.收集大量数据
⇒ B1.2.筛选有价值数据
⇒ B1.3.收集与品牌或设计问题相关联的视觉
➔ B2.强化设计问题
➔ B3. 确定设计目标
➔ B4. 确定渠道的分配
➔ B5. 所确定的渠道是否有效传播?
C.视觉表现阶段:
➔ C1.平面视觉原型设计
➔ C2.在目标受众中进行测试
➔ C3.该视觉原型是否合适与受众?
➔ C4.接着在小范围市场中进行测试
➔ C5.这个测试是否成功?
⇒ C5.1.再次评估设计原型的可行性
从C阶段可以看出来,视觉设计出来后必须围绕着目标群体和市场进行评估测试,而不是根据设计师或者客户本身的爱好而决定。
D.评估与输出阶段:
➔ D1.全方位输出投放
➔ D2.影响力测评
➔ D3.根据市场反馈进行相应调整
LOGO并不是一次成形,需要通过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评估,市场与消费者的反馈才是决定一个LOGO是否能立足的最大因素。